首页> 中文学位 >《搜神后记》的文体创新及文学史价值——兼论《搜神后记》对《搜神记》的发展
【6h】

《搜神后记》的文体创新及文学史价值——兼论《搜神后记》对《搜神记》的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搜神后记》的主要故事类型

概述:全书的体式

第一节鬼神怪异故事

第二节神仙长生故事

第三节佛教报应故事

第二章《搜神后记》的文体创新

概述:岁月的遗迹

第一节志怪小说"史"质的弱化

一、对史传"实录"精神的沿袭与疏离

二、对史传叙述技巧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魏晋士人个性觉醒与小说文体的萌芽

一、东汉文人的执着抗争

二、笼罩在集体意识控制下的"前小说"

第三节《搜神后记》:魏晋士人的独立审美情结

一、玄学背景下审美观念的沸腾升华

二、以"趣"为本的审美新主张

第三章《搜神后记》的文学史价值

概述: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为后世文学创作建构了丰富的故事模型

一、"桃花源"式的异境冒险

二、"白水素女"式的蝉蜕羽化

三、"放伯裘"式的人妖共生

第二节志怪小说转型期的集大成者

一、南朝志怪小说大都体现了类型化的倾向

二、后世批量出现的志怪小说的功利主义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搜神后记》是在南朝初期定稿的集中记载晋朱时期故事的志怪小说,与《搜神记》有直接的亲缘关系,体现了志怪小说由内容驳杂向类型化转变的一种趋势,在志怪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但其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化,较少被提及的尴尬境地。本文以《搜神后记》为研究底本并结合《搜神记》,站在小说兴起的初期阶段,解读史传要素在《搜神后记》中的烙印,分析知识分子个性觉醒带来的美学新拓展,探讨《搜神后记》在吸收《搜神记》已有神髓的基础上所延伸出的新故事模型及其文学史价值与地位。 第一章解析《搜神后记》中的三种主要故事类型——鬼神怪异故事、神仙长生故事、佛教报应故事。在结合《搜神记》中的故事模式进行血缘分析的同时,重点展示《搜神后记》中出现的新故事形式,分析引起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人文因素。 第二章阐释《搜神后记》在文体创新方面的新贡献。分析史传文学要素对《搜神记》、《搜神后记》在材料选择、表现手法及语言叙述方面的影响,展现两书新的叙事角度和叙述方法,明晰玄学背景下士人个性觉醒带来的独立审美精神的勃发,挖掘《搜神后记》在素材挑选和文字表达中体现的以“趣”为美的文学新表征。 第三章突出《搜神后记》的文学史价值。展现其对后世影响颇深的三种故事模型:“桃花源”式的异境冒险、“白水素女”式的蝉蜕羽化、“放伯裘”式的人妖共生,分析这几种故事模式在后世的继承演变过程。分析《搜神后记》之后出现的南朝小说功利化、类型化的倾向,凸显《搜神后记》作为志怪小说转型期集大成者的地位及其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