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管理模式对水稻土中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6h】

不同管理模式对水稻土中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1.2硝化微生物

1.2.1氨氧化细菌

1.2.2氨氧化古菌

1.2.3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1.3全程氨氧化

1.4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1.4.1 NH3分子浓度

1.4.2 pH

1.4.3温度

1.4.4水分

1.4.5氧气

1.4.6其他因素

1.5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

第2章 绪论

2.1研究背景

2.2研究目的和内容

2.2.1研究目的

2.2.2研究内容

2.3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研究区概况

3.2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3.3土壤样品培养

3.3.1预培养

3.3.2正式培养

3.4测定方法

3.4.1土壤硝化潜势的测定

3.4.2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3.4.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3.4.4土壤pH的测定

3.4.5土壤硝铵态氮的测定

3.4.6土壤DNA的提取

3.4.7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测定

3.5超高速离心分层

3.5.1试剂的配制

3.5.2超高速离心样品的制备及上机

3.5.3样品DNA的分层

3.5.4超高速离心后DNA回收纯化

3.5.5 13C-DNA的鉴定

3.6总微生物的高通量测序

3.7试验仪器

3.8数据处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两种管理模式下水稻土中的硝化作用

4.1.1两种管理模式下水稻土的硝化潜势

4.1.2各处理培养前后硝态氮(NO3--N)的含量

4.1.3各处理培养前后铵态氮(NH4+-N)的含量

4.1.4小结

4.2培养前后水稻土中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变化

4.2.1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变化

4.2.2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变化

4.2.3全程氨氧化细菌(Comammox)丰度的变化

4.2.4小结

4.3 氨氧化微生物 13C-DNA的鉴定

4.3.1各处理中氨氧化细菌(AOB)的标记判定

4.3.2各处理中氨氧化古菌(AOA)的标记判定

4.3.3各处理中全程氨氧化细菌(Comammox)的标记判定

4.3.4小结

4.4 活性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4.4.1 耕作施肥水稻土中活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4.4.2 休闲水稻土中活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4.4.3 小结

4.5 两种管理模式下水稻土中总微生物群落结构

4.5.1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4.5.2耕作施肥水稻土培养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

4.5.3休闲水稻土培养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

4.5.4小结

4.6讨论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主要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