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分枝生长的影响
【6h】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分枝生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油菜的生产现状

1.2 “油蔬两用”的研究现状

1.3 油菜的产量构成

1.4 油菜分枝的研究

1.4.1 油菜分枝类型

1.4.2 油菜分枝的形成

1.4.3 可溶性糖与分枝的关系

1.4.4 激素与分枝的关系

1.4.5 分枝调控因子BRC1

1.5植物激素的测定方法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农艺和产量性状的考察

3.2 可溶性糖和内源激素的测定

3.2.1 可溶性糖的测定

3.2.2 内源激素的测定

3.3 实时荧光定量PCR

3.3.1 仪器和试剂

3.3.2 RNA的提取与检测

3.3.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3.3.4 BRC1基因序列分析和引物设计

3.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3.4 外施6-BA和蔗糖处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4.1.1 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方差分析

4.1.2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1.3 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4.1.4 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4.2摘薹对甘蓝型油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2.1 可溶性糖含量的方差分析

4.2.2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3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3.1 内源激素含量的方差分析

4.3.2 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4 甘蓝型油菜BRC1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4.4.1 BRC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4.4.2 总RNA提取结果

4.4.3 cDNA合成第一链结果

4.4.4 实时荧光PCR

4.4.5 油菜BRC1基因在摘薹与对照中的表达差异

4.5 外施6-BA和蔗糖对甘蓝型油菜腋芽生长的影响

第5章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1.1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5.1.2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蕾薹期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5.1.3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蕾薹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5.1.4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蕾薹期BRC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1.5 外施6-BA和蔗糖对甘蓝型油菜蕾薹期腋芽生长的影响

5.1.6 摘薹对甘蓝型油菜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