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ACS系统质量保证及其方法研究
【6h】

PACS系统质量保证及其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 PACS的历史及其发展现状

§1.2 PACS相关标准及质量保证

§1.2.1 HL7标准

§1.2.2 DICOM标准

§1.2.3 PACS质量保证意义和现状

§1.2.4 PACS质量保证的主要组成部分

§1.3论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ROC方法及其应用

§2.1 ROC方法的一些概念:敏感度和特异度

§2.2 ROC曲线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图像采集

§3.1胶片数字化仪的质量保证

§3.1.1工程技术方面评价

§3.1.2临床方面评价

§3.2 CR的质量保证

§3.2.1 CR原理简介

§3.2.2工程技术方面评价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图像传输和存储

§4.1图像压缩

§4.1.1 PACS系统CR图像压缩研究

§4.1.2小波压缩和JPEG压缩在CT图像压缩方面比较

§4.2图像传输

§4.3图像存储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图像显示和处理

§5.1工程技术方面评价

§5.1.1材料与方法

§5.1.2结果

§5.1.3结论

§5.1.4讨论

§5.2临床方面评价

§5.2.1 1K和2K显示器的ROC曲线比较

§5.2.2彩显和灰阶显示器的ROC曲线比较

§5.2.3讨论

§5.3显示工作站功能要求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图像输出及打印

§6.1建立性能基准参数

§6.2质量保证程序

§6.2.1灰阶再现检测

§6.2.2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检测

§6.2.3几何失真度的检测

第七章总结与设想

§7.1论文工作总结

§7.2设想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全面探讨PACS系统质量保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使PACS行业的发展标准化、规范化,该文从PACS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其质量保证:1.图像采集:影像采集主要有四种方式:DICOM采集、非标准数字采集、视频采集、胶片扫描.由于CT、MRI、SPECT、PET等大型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已经系统化、规范化,本节主要研究胶片数字化仪和CR的质量保证.重点分析了胶片数字化仪分辨率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结论是胶片数字化仪扫描分辨率必须为300dpi.同时提出了胶片数字化仪和CR的质量保证方法.2.图像传输和存储:由于医学影像的数量很大,增长速度很快.因此必须进行图像压缩以节约存储空间并加快图像传送速度.本节主要探讨了有损压缩的评价,分别比较了CR图像压缩效果和CT图像压缩效果.此外,还简要介绍了PACS系统中图像传输和图像存储的要求.3.图像显示和处理:显示工作站是PACS系统中数据流向的最后一环,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PACS系统的效能,是PACS系统展示其价值的窗口,因此显示工作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尤其重要.本节首先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了工作站显示器的质量保证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方法,然后从临床角度对1K和2K显示器、彩显和灰阶显示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显示器配置.最后提出了显示工作站的性能要求.4.图像输出及打印:本节简要了介绍激光相机的质量保证方法.该文系统地提出PACS的质量保证概念,首次把ROC方法应用于胶片数字化仪、图像压缩和显示器的质量评价.从工程技术角度探讨胶片数字化仪、CR和PACS显示器的质量保证并实现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