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魏晋南北朝国家祭孔释奠考略

魏晋南北朝国家祭孔释奠考略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兴起、道教以及佛教的逐步盛行,两汉儒学受到了很大挑战与挫折.然而,即便如此,儒家在维护社会统治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rn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祭孔释奠基本上以孔子为主,以颜回陪祀.拜孔揖颜之礼更多是在国家太学举行,有时以太常或祭酒释奠先师孔子和颜子.后来皇帝或太子往往讲经通后,便亲自前往释奠孔子,以示对孔子及儒学之尊崇.三国齐王芳正始时释奠礼停祀周公,专祭孔子于辟雍,以颜回配享.自此,整个六朝释奠均只祭孔子.rn 中祭规格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祭孔规格定为"依上公之礼,舞用六佾,设轩悬之乐,乐陈三面",牲牢、器用悉如上公,从裴松之之议也.此年皇太子释奠用乐奏登歌.学者一般认为此为释奠用乐之始.南齐武帝永明年间(485年左右)是祭孔祀典表演舞蹈的开端,也是历史上在孔子庙堂使用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之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规定祭孔释奠正式增加了三献礼,而舞蹈是置在"三献礼"的仪程中表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