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 >ERK/AP1信号转导通路在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感染及ALV-J致瘤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ERK/AP1信号转导通路在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感染及ALV-J致瘤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主要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在宿主细胞中体外复制及ALV-J在鸡体内致瘤与ERK/AP1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rn 方法: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分析ALV-J毒株HN06感染DF-1细胞60h后宿主蛋白的变化.将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感染DF-1细胞后,检测细胞ERK、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不同亚群禽白血病病毒LTR启动子活性、ALV-J病毒RNA及病毒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由ALV-J引起的肿瘤组织细胞内ERK活化水平.rn 结果: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表明ALV-J感染DF-1后显著上调了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ERK蛋白。ALV-J毒株CHN06在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感染均可引起ERK2活化,病毒引起DF-1细胞内ERK2磷酸化具有病毒滴度依赖性。ALV-A毒株GD13-1,ALV-B毒株CD08,ALV-J毒株NX0101及临床上通过病毒分离获得的两株ALV-J野毒株均可引起ERK转导通路的活化。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引起ERK2的磷酸化能被特异性的抑制剂PD98059或U0126所抑制。此外,我们发现当ERK2活化的同时,外源性禽白血病毒也诱导了AP-1家族的成员c-Jun发生了磷酸化,且单独的病毒gp85或gag蛋白能引起ERK2/AP1的活化。PD98059抑制剂显著性地降低了不同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LTR启动子活性及受染细胞中ALV-J RNA水平、囊膜蛋白水平和细胞培养物上清中的病毒粒子含量。体外免疫组化实验发现ALV-J感染鸡的肿瘤组织其磷酸化ERK2蛋白过量表达。rn 结论:外源性禽白血病毒可引起ERK/AP1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且这一活化与病毒gp85和gag蛋白有关。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ALV-J感染复制及诱发髓细胞瘤很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