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 >坦布苏病毒PS株全长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病毒拯救

坦布苏病毒PS株全长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病毒拯救

摘要

坦布苏病毒(TMUV)最早分离于马来西亚蚊子中,随后在2002年泰国鸭血清中同样分离到该病毒,但当时均未见其对人和动物存在致病性。然而,自2010年以来,TMUV感染却成为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序列分析显示,我国鸭源TMUV与早期蚊源毒株具有较大的基因序列差异。由此可见,TMUV的基因变异可能是其致病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以TMUV PS株为材料,构建全长感染性克隆,以便为深入研究该病毒的复制以及致病机制提供技术平台。将转录本RNA转染BHK-21细胞96 h后,可见细胞病变。用RT-PCR可从第7代培养物中检出TMUV核酸。测序结果证明,除遗传标记基因外,拯救病毒基因组序列与PS株原始序列一致。IFA结果显示,拯救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可产生特异性的荧光信号。另外,病毒感染BHK-21细胞的生长曲线显示,拯救病毒和亲本毒具有相似的生长趋势和病毒滴度。以上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PS株全长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据文献报道,构建黄病毒感染性克隆时,病毒序列在宿主菌中易发生突变,因此,难以获得稳定的全长克隆。本研究先后选用几种低挎贝质粒和宿主菌,亦未能构建出覆盖基因组全长的cDNA克隆。而改用融合PCR方法则扩增得到了TMUV PS株的全长cDNA,并且除遗传标记基因以外所拯救病毒序列与亲本毒株序列完全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