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病与过度医疗症的克星——孟河医道

摘要

所谓生活方式病,是指因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方式,不良起居习惯,不良行为等量齐观为主因,导致发生的慢性病。这在当今疾病谱中是面广量大的,而西医对它几乎毫无办法。rn 所谓过度医疗症,是指因滥用检查,滥用中西药,滥行手术疗法乃至滥用保健品等过度医疗行为所导致的医源性及药源性疾病。因这些过度医疗,使原来的病症成了二重病症,雪上加霜。眼下,立即使在中医界也有滥用西药,滥用温阳药(如火神派),泻下药的过度医疗陋习。随着全球性的医学浮躁,医德缺失,医风日下,过度医疗症也在流行,西医对此当然也毫无办法。rn 本文介绍了孟河医道的四四二医疗模式。“无为而治”是第一个“四”,“治病先治心”是第二个“四”,“方便法门”是“二”,合而为“四四二”医疗模型,也就是孟河医道。要说明的是,上述方便法门这个“二”的含义又是:这所占整个医疗比重的20%(医术)还须医生运用恰当,其本身是无善无恶,无愚无智的,而医生却是有愚智、善恶之别的,是受上述二个“四”制约的,是通过正气治愈疾病的,不是方便法门直接治愈疾病的。王孟英曾评徐灵胎的《洄溪医案》,说其中“方药不甚详”,“然神施鬼设之伎,足以垂医鉴而活苍生。”王孟英所说的“神施鬼设之伎”其实就是“四四”之伎,那方便法门“二”亦可以“不甚详”。由此可见,“四四二医道”之神韵在吴门医派的徐灵胎医道中就有所显露,只是今人不甚注意而己。考古方万万千千,可以说都是曾经取效过一时的方药。但都是所谓的特效药方吗?在古方取效过程中难道就没有药外的取效因素吗?这个问题古人较少言及,似乎都取违避的态度。其实,就是这方便法门的“二”,也是可以泛化认识的:方药者,非方药,名方药也。现在我们可以从“四四二医道”中领悟万万千千的古方使用中是有心理因素的,是有上述第二个“四”的灵魂存在的。《黄帝内经》中也反复强调针剌之道在于“治神”。其实一切医术都是方便法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