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青藏高原降水中汞同位素质量分馏及非质量分馏研究

青藏高原降水中汞同位素质量分馏及非质量分馏研究

摘要

近年来,同位素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全球汞(Hg)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新途径.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毗邻世界上两个最大的Hg排放国(印度和中国),独有的季风循环及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使其成为研究全球Hg同位素地球化学循环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首次开展了青藏高原降水中Hg同位素的研究,分别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及纳木错站内收集降雨样品,按照本课题组现有淡水样品Hg浓缩富集方法进行Hg的浓缩处理,然后利用MC-ICP-MS进行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拉萨市降水中Hg同位素呈现负的质量分馏(δ202Hg:-0.80‰-0.42‰)、明显的正的Odd-MIF(Δ199Hg:0.38‰-0.76‰)和轻微正的Even-MIF(Δ200Hg:0.10‰-0.15‰),与目前世界范围内降水中的Hg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纳木错降水呈现基本偏负的MDF(δ202Hg:-0.8g‰-0.42‰,平均值为另外,收集的拉萨降水恰好是单一的降水过程。随着降水过程的发生,样品中Hg的浓度逐渐降低;而Odd-MIF及Even-MIF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Δ199Hg前后相差达到0.38%。,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注意。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无法用原位光还原解释,样品中Hg更可能是由当地排放Hg和长距离传输Hg的混合,且两者的Hg同位素组成不同,然后分别经由云下洗脱和云内清除过程进入地表生态系统。本研究进一步证明Hg同位素尤其是MIF是研究大气降水动力学、气团来源及运移的强有力工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