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白垩世构造属性讨论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白垩世构造属性讨论

摘要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白垩系地层分布及沉积特征的研究发现,白垩纪时期柴达木盆地的沉积范围发生萎缩,下白垩统主要在祁连山山前分布,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建造,在地表出露较少,但分布比较广泛,在路乐河、胜利口、达肯大板红山、大红沟、大煤沟、赛冷尕秀、无柴沟、阿木尼克山南麓及德令哈附近的柏树山、波京吐和红山煤矿等地均有分布。在山前沉积最厚,从祁连山山前向盆地内部方向沉积厚度逐渐减薄、粒度也逐渐变细。从沉积物岩性和分布范围上看,柴北缘的下白垩统具有造山期磨拉石建造的特征。根据对柴北缘地震剖面的解释,马海尕秀背斜中出现下白垩统挤压型生长地层。尕秀背斜核部下白垩统的最小厚度只有200m,向南北两翼厚度逐渐增大,背斜倾角较大的南翼厚度增加最快,到向斜轴面部位的厚度最大,达1300m。这说明白垩系厚度最小的背斜核部曾经是构造高部位,由于递进变形使曾经的构造高部位变成了现在的相对构造低部位。另外,在背斜两翼都可以见到白垩系向曾经的构造高部位逐渐上超的特征,说明白垩系是伴随挤压构造隆升的同构造生长地层。古近系路乐河组及其以上的地层,依然是伴随背斜隆升沉积的一套生长地层。由此可以确定马海尕秀背斜自早白垩世就开始形成,在整个白垩纪都处于隆升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