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佺閩南行纪遊詩初探

摘要

曹学佺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和三十一年(1603)两次闽南行,一路游览黄蘖山、九鲤湖、清源山、洛阳桥、天柱山、虎渡桥、芝山等名胜古迹,分别结集《海色篇》和《天柱篇》.前人称曹学佺真好山水,“今代文章伯,前代山水仙”.曹学佺旅游理论其中一条就是反对“贵远贱近”,重视本地之游,两次闽南行是他旅游理论的重要实践,而且收获颇丰.曹学佺另一旅游理论是出游必须有好的游伴,其第二次出游,与徐(渤)、林古度同行,一路酬倡,一定程度上激发创作的热情.曹学佺以他郡诗人的身份游泉、漳,纪游作得比本地诗人还好,一方面固然是其诗歌修养较他人好,另一方面源于目光比较敏锐,有新鲜感,本地诗人可能司空见惯,少了一点灵感.这个问题,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将来或可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