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非欧线元理论如何影响量子力学解释?

摘要

在《关于波动力学的第三次演讲》(1926)中,E.Schodinger认为,作为波动力学的经典出发点的Hamilton-Maupertuis原理,在定义广义坐标空间线元的时候,引入了H.Hertz所应用的广义非欧几何,最后得到的波动方程包含Laplace算符在广义非欧几何线元的推广.Einstein在1927年5月5日的普鲁士科学院会议上,宣读了题为"Schodinger的波动力学是决定一个系统的运动抑或只是统计意义上有效?"的论文中,用Schodinger方程的任一解得到动能的一个表述,利用位形空间的非欧线元作为隐变量,来定义单个粒子的速度分量,并回归决定论.但Bothe指出,当人们考虑一个由两个子系统组成的体系时,尽管整个系统的波函数可以分解为两个子系统的波函数的简单乘积,但是从两个子系统中得到的隐变量是互相依赖的.Einstein认为这不可接受,就放弃了发表有关非欧线元的隐变量论文.在与哥本哈根学派的长期论战中,Einstein坚信正是量子力学的不完备导致波函数的概率解释成为不可缺少,而不是量子概率解释表明量子力学不完备;任何寻求量子力学完备解释的实质性新尝试,不可避免地要改变量子力学的现行形式体系,Schodinger、De Broglie、Bohm等人的量子力学解释都是有缺陷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