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八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抑郁症患者失访原因调查分析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抑郁症患者失访原因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未能坚持门诊治疗随访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干预方式以期增加抑郁症患者的门诊治疗随访率.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对172例门诊抑郁症患者按失访和坚持随访分为随访组和失访组,进行3个月随访评估,比较随访组和失访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SAS、SDS、SCL-90量表评分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失访相关因素.对未按时就诊的失访病例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失访原因及心理顾虑,分析不同时间点(2周以内、2周以后)失访的原因构成及差异. 结果:(1)2周、4周、8周、12周随访率为61.05%(105/172)、55.23%(95/172)、47.09%(81/172)、41.86%(72/172).(2)随访组和失访组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失访组年龄偏低(43.48±15.83),随访组年龄偏高(54.58±13.43),OR值为0.97,95%可信区间(CI)0.94-0.99,P<0.01;失访组HAMD量表评分较高(21.35±2.99),随访组HAMD量表评分较低(19.99±2.59),OR值为1.26,95%可信区间(CI)1.01-1.58,P<0.05.(3)对失访患者的失访原因进行调查,患者因认知原因失访比例较高,单纯认知原因占63%,单纯客观原因占19%,认知和客观混合原因占18%,x2=39.62,P<0.01.(4)对不同时间点(2周以内、2周以后)认知原因分析,认为抑郁不是疾病不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2周以内有40.38%,2周以后有17.24%,x2=4.58,P<0.05);担心药物副作用(担心药物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及痴呆)的患者(2周以内有51.92%,2周以后有24.14%,x2=5.90,P<0.05);认为抗抑郁药治疗效果不好,对药物治疗无信心的患者.(2周以内时有23.08%,2周以后有3.45%,x2=5.32,P<0.05);认为抗抑郁治疗有效无需继续药物治疗的患者(2周以内有15.38%,2周以后有62.07%,x2=18.62,P<0.01). 结论:认知因素是抑郁症患者失访的主要原因,需要在不同时间点对于抑郁症门诊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