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八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脑白质损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功能结局的影响

脑白质损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功能结局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脑白质损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功能结局的影响. 方法:2013年8月到2016年1月入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包括弥散加权和T2Flair序列),采用与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评分(ARWMC)对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通过Rankin修订量表(mRS)评估患者3个月的功能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轻度组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高血压、年龄、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高血压、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功能结果好与差组年龄、NIHSS评分、冠心病、TOAST分型、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ARWMC评分以及各脑叶(额叶、顶枕叶、颞叶)白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未考虑白质损害的情况下,年龄(OR=1.051,P<0.01)及NIHSS评分(OR=1.597,P<0.05)为3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当白质损害进入回归方程,调整年龄和NIHSS评分后,ARWMC总分(OR=1.118,P=0.008)及额叶白质评分(OR=1.223,P=0.017)为3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白质损害的严重程度及部位可以预测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功能结局,且NIHSS评分、ARWMC、年龄预测3个月预后的作用可能依次减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