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 >开'响水坎',让江猪重回'江猪头'——洞庭湖江豚保护的沉重思考

开'响水坎',让江猪重回'江猪头'——洞庭湖江豚保护的沉重思考

摘要

江豚,俗称"江猪子"是目前我国淡水水域唯一胎生哺乳动物,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13个旗舰性物种之一.今年洞庭湖江豚接二连三非正常死亡,给江豚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既是"天灾",更是"人祸".主要是:洞庭湖湖面萎缩,滩干水浅,使江豚活动范围变小;大湖画水为牢,竭泽而渔,使江豚食物来源不足;湖水水体污染,水质下降,使江豚生存环境变差;湖内行船密集,采砂无序,使江豚自身功能变弱.要保护好江豚种群,既要敞开地理上的"响水坎",更要敞开因洞庭湖区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响水坎".表现有政府认识上的、 部门执行上的、 社会参与上的"坎"等,都难以解决,但必须解决.目前江豚种群延续既要就地保护,更要迁地人工保护.迁地保护十分必要刻不容缓,也完全可行."江猪头"是洞庭湖区江豚重要栖息地而得名,迁地保护地点选择毗邻"江猪头"的后江湖最为适宜.后江湖,原是资江故道,截流后成为垸内深水湖泊,与周边四大内湖相连,但不是航道,少有船只行走,建有节制闸与外湖相通,其面积在1.1万亩左右,水深5~8m,水质长期保持Ⅱ类,湖周水草茂密,湖内鱼类丰富,有比较充足的食料,具备江豚人工繁育的基本条件.选择这里做"江猪头江豚自然保护区",拯救繁育壮大种群,使其完全适合江豚生活生存.当人类把洞庭湖生态治理好后,最终实现让江猪重回江猪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