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联合检测血清H-FABP、Myo、cTnI以及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联合检测血清H-FABP、Myo、cTnI以及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H-FABP、Myo、cTnI以及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110例并行冠脉造影证实,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测量待测血清H-FABP、Myo、cTn 和CK-MB浓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度,累及血管支数计算;用卡方检验分析血H-FABP、Myo和cTnI以及CK-MB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H-FABP,CK-MB,MYO,cTnI较健康体检者、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显著增高(P<0.01),UAP患者H-FAB P也较SAP患者升高(P<0.01),无论是胸痛发生3小时前还是3小时之后,H-FABP的阳性率均比Myo和CK-MB以及cTnI敏感性更高(P<0.01)。在AMI患者H-FAB P无论在发病3小时之前还是之后均较Myo和cTnI以及CK-MB更早出现(P<0.05)。AMI患者H-FABP的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明显相关,即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重度狭窄高于中度和轻度狭窄病变(P<0.05。AMI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EF值)小于40%的H-FABP水平平要高于EF大于40%的H-FABP水平(P<0.05)。结论:H-FABP对AMI的诊断较Myo,CK-MB和cTnI更敏感。H-FABP,Myo,cTnI以及CK-MB的联合检测与AMI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FABP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程度更高。血清H-FABP,Myo,cTnI以及CK-MB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