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前后盘吸虫核糖体序列分析

摘要

本研究以寄生于绵羊瘤胃的鹿前后盘吸虫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糖体序列完整重复单元包括18S核糖体DNA小亚基序列、内转录间隔区1、5.8S、内转录间隔区2、28S核糖体DNA大亚基序列、基因间隔区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并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其他吸虫的相关序列进行比较,以猪蛔虫作外群,基于核糖体18S rDNA序列,对鹿前后盘吸虫和其他代表性吸虫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鹿前后盘吸虫在吸虫中的系统发生位置.结果显示,前后盘吸虫核糖体序列完整重复单元的全长为7985 bp,其中18S rDNA-SSU、ITS1、5.8S、ITS2、28S rDNA-LSU及IGS序列大小分别为1 994 bp,782 bp,157 bp,286 bp,4 189 bp,577 bp;各部分的AT含量在45.86%~51.15%之间.以MP、ML和BI三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一致,均显示鹿前后盘吸虫与前后盘科的其他吸虫在一个进化分支上,并且分类地位与传统形态学分类地位一致.此外,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发现,IGS序列内有多个正向和反向重复序列.本研究为前后盘吸虫的进化和分类研究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