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行为的历史互动

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行为的历史互动

摘要

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与行为的理论作为分析基础,并将制度与行为理论扩展至财政制度与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行为,以此来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体制变革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并不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无偿划拨土地.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财政包干制下地方政府成为独立经济利益的实体,地方政府利用廉价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却使中央财政变得很脆弱.分税制后,地方财政收入锐减,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收成为地方政府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的主要手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土地抵押贷款取代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行为互动的一般规律,为今后财政体制改革和土地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