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国土绿化与绿色发展”高层论坛 >深刻认识贵州岩溶石漠化特征科学推进植被恢复

深刻认识贵州岩溶石漠化特征科学推进植被恢复

摘要

石漠化即喀斯特石质荒漠化,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干扰造成植被持续退化,乃至丧失,导致水土资源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或砾石堆积)而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王德炉,2003).它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王世杰,2002).本文提出了促进植被恢复的主要对策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的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经济,使林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石漠化地区长久绿化。减少干扰压力。石漠化形成的主因是人为干扰,通过劳动力转移、生态移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等措施,减轻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的干扰压力。立地分区与评价是人工恢复植被的基础,但岩溶石漠化地区地表破碎,立地条件差异大,同一立地面积小而分散,分区复杂,因此,采用符合于岩溶石漠化立地分类评价方式进行科学分区与评价。要依据立地评价结果和岩溶植被演替规律选择植物种类,一定要做到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只有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才能乔木造林,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在相同条件下,尽可能选择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自然恢复辅以人工促进措施。退化岩溶植被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表明自然恢复速度很慢,不同恢复阶段可采用人工促进措施引入驱动种,加速恢复过程。充分利用已有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贵州有大面积次生林分,在演替规律指导下,通过林分改造,引入经济价值高的树种,逐渐形成生态经济型植被,实现可持续发展。岩溶石漠化植被效果的监测评价与调控。植被恢复慢长,而人工调控以加速恢复,其调控的依据是源于植被恢复效果,因此,加强监测评价,实现科学调控,推进岩溶石漠化绿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