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 >礼教还是理性?明清寡妇守节的经济解释

礼教还是理性?明清寡妇守节的经济解释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寡妇守节行为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本文则从经济理性角度考察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制度根源与经济动机.采用了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明清时期寡妇守节人数的大幅上升,发现与明末棉纺业技术进步与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才使寡妇能够独立支撑家庭重担,从而为守节创造经济条件.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利用清代之前各朝代的数据进行了共同趋势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法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此外,本文还利用麻布、丝布与茶叶数据替代棉布进行了安慰剂检验,并利用列女和烈妇数据替代节妇进行了证伪检验,发现除棉布外的其他产品对守节行为以及棉布对殉节行为的影响都不显著.最后,本文在控制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对比了文化因素与流风效应的作用,发现前者的作用并不符合传统观点的描述,而后者则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条件下仍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