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野生与栽培当归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比较

摘要

本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省5个不同野生当归居群的84个样本进行ISSR-PCR扩增,利用Popgen32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应用NTSYS软件构建5个野生当归居群Nei's遗传距离UPGMA聚类图,并和先前研究得到的41个甘肃栽培当归居群804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比较,探明甘肃栽培当归居群与野生居群相比遗传多样性是否降低、遗传分化是否更明显.结果显示,野生当归居群用6条ISSR随机引物共扩增出76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5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75.6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02,Shannon多样性指数0.3729,遗传分化系数Gst0.3138,基因流Nm为1.0932,说明野生当归在种水平上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居群间,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但水平不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