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中国金融教育论坛 >我国金融学教育的转型、发展与国际化(代序)

我国金融学教育的转型、发展与国际化(代序)

摘要

我国金融学教育的转型历程新中国的金融学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50、6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财经类院校都曾开设过金融或银行专业,学生层次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班.受苏联经济学教育体系的影响,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货币流通和信用、财政学,以及一些银行实务类课程.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金融学教育总体上发展比较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金融教育的国际化是客观的发展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退欧、特朗普当选虽然有可能使全球化暂时遭遇一定的挫折,但其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更何况,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甚至引领全球化。面对难以阻挡的全球化进程,为企业和其他机构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势必也要国际化。事实上,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对服务业的界定,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因此,在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教育的开放与国际化是各国应该努力推进的。近年来,作为新时期金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的金融教育国际化已经启动,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大致说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外开放和对外输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