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免疫相关应答标准(irRC)的回顾及展望

免疫相关应答标准(irRC)的回顾及展望

摘要

2011年FDA批准了ipilimumab可用于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标志着肿瘤治疗正式迈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治疗作为过去5年中癌症治疗进展的一枝独秀,以多种不同形式从实验室逐步走进临床.例如:检测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s)通过作用于程序死亡受体-1(PD-1,如Nivolumab),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配体2(PD-L1,如Atezolizumab;PDL2),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如Ipilimumab)等免疫节点以避免肿瘤逃脱免疫杀伤;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同时提供结合T细胞的节点和癌细胞表面特异抗原节点(如Blinatumomab的双节点为CD3和CD19)从而提高杀伤癌细胞的效率;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通过直接杀伤和增强免疫识别来达到局部治疗诱发全身疗效的效果;治疗性疫苗(therapeutic vaccines)通过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如MAGE-3存在于42%的肺癌患者中)来对肿瘤进行攻击;细胞治疗通过提取并修饰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提高其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随后回输给患者后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预防性癌症疫苗则是通过抑制和控制致癌病毒(微生物)以达到控制癌症的发生,等等.依据传统疗效评估标准,评判免疫治疗疗效时的假性疾病进展发生率虽然仅为10%左右,但对新药疗效的判断、临床医师治疗的抉择以及患者是否有机会继续从治疗中获益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干扰。尽管irRC的出现为免疫治疗领域提供了一个符合免疫应答机制的疗效评估工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irRC和其优化后的irRECIST标准作为新生的评估指南,对某些方面的解释尚不完善,迫切需要人们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在今后的临床试验或临床观察中加人对假性疾病进展系统性报道,将有助于深入掌握免疫应答的特征,并有助于逐步完善及优化免疫评估标准。一个完善的优化的irRC标准,可以为研究者们和临床医师实践、验证和开发免疫治疗方法提供更合理、客观、可靠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