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 >城市管理创新中的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网络媒体对于个体感知阶段影响的分析

城市管理创新中的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网络媒体对于个体感知阶段影响的分析

摘要

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是中国当前有代表性的社会冲突事件,其在利益相关、参与者、起因与本质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性.在群体事件的起因中,共同信念与普遍情绪的形成在群体事件的形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过程包括个体感知阶段和交互影响阶段,个体感知阶段处于首要位置.网络媒体对于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其对个体感知阶段的影响方面,具体通过个体认知方式、注意、记忆、情绪等方面体现出来.最后,从地方政府、媒体以及受众三方面对于如何发挥网络媒体对个体感知的正向影响提出了建议.地方政府层面:首先,加强对于网络的监管,防止网络媒体中的造谣、传谣等现象的发生。其次,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于网络媒体的引导,在多数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发生后,政府和传统媒体往往出现“失声”的现象,以致各种真假信息混杂。实际上,有研究发现,如果政府和传统媒体及时、积极引导,网络媒体的信息同样能够快速地统一于政府与传统媒体的基于事实的口径之下。最后,经常暴露于负面信息之下的普通大众具有负面的生活图式,也倾向于对于各种事件采取负面的认知方式和偏激的行为,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重视平时的文化建设,多宣扬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长此以往能够对普通大众的生活图式有一个正面的影响。网络媒体层面:首先,Web1.0时代的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应当继续提升自身的机构素质与人员素质。其次,Web2.0时代的代表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大都掌握在一些知名网络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应当提升准入门槛,发挥这些自媒体的正面功能。普通受众层面:普通大众应该提高信息自身的辨别能力、公众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如此才能少受蒙蔽,在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中保持冷静与理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