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地壳电性结构及'低阻层'成因分析--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剖面为例

地壳电性结构及'低阻层'成因分析--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剖面为例

摘要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用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对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探测研究工作,发现在相对稳定区和活动程度不同的地区,地壳电性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结果在地壳和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陆一些中新生代以来的地块区,发现地壳多具有三层电性结构特点,其中中地壳为低阻层;而在相对稳定的地区,似乎在地壳中部没有发育低阻层.自90年代以来,在科技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支持下,在华北、新疆天山和准噶尔、青藏高原周缘等开展了多条长剖面的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研究.而在这一时期,消除局部畸变影响的张量分解和二维反演等新技术被普遍使用,使得探测结果更可靠、更接近实际.这些结果显示,在一些现代构造运动不太剧烈、变形不太严重的地区或"地块"的地壳中部普遍存在电阻率相对较低的层位,而在它们的接触带或边界地区显示了高、低电阻率相互交错的特点.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探测结果为例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