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型杂交水稻研究及进展

摘要

滇一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由云南农业大学李铮友1969年育成,1973年实现粳型三系配套,是目前中国培育粳型杂交稻的两个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之一.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1)转育出一批滇型不育系投入生产.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检测表明其不育性稳定,杂交制种种子纯度在97%以上.(2)通过籼粳搭桥的方法育成了一些含籼稻血缘和特征的优良粳稻恢复系.(3)采用SSR标记把滇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在第十条染色体长臂中部,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恢复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体系.(4)利用育成的含籼稻血缘的粳稻恢复系,如南29和南34,配制出一系列具有强优势的滇型杂交粳稻组合,常规大面积种植产量达9.0~12 t/hm2,优质,高抗稻瘟病,耐寒性强等.适合于中国西南省份,如云南、四川、贵州,1 300~2000 m海拔的主要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