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研究的回顾与发展

摘要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杂交优势利用最为成功的作物之一.1964年,袁隆平院士发现了水稻自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终于从设想走向田间,从此使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到2005年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4亿hm2,增产稻谷6000亿kg,年均增产近200亿kg,按人平年需粮400 kg计算,增产部分每年可养活5000多万人.由于杂交水稻的发展,使我国不仅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还为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杂交水稻已经被推广到越南、印度、孟加拉、菲律宾等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对世界粮食生产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回顾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深深感觉到一个伟大的科技成就的取得不仅需要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敢于挑战前人的勇气,更需要大家无私的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此希望借一段历史的回顾能对今后的科研创新有所启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