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土火之争:清代江南乡村的葬俗整顿与社会变革

土火之争:清代江南乡村的葬俗整顿与社会变革

摘要

清代江南地区曾存在数量不可胜计的义(土冢)群,唯一开始由政府颁定地方广泛设置,但时有荒废,而绅商富室主持的慈善组织,维系着大量义(土冢),弥补了官方能力的不足,给当时江南的城乡地区提供了许多公共墓地,并以义举的形式,常年维护着地方环境衍生。在这个过程中,火葬自始至终存在。由于江南土地珍稀,下层民聚贫乏无力的,多从火化。从而官绅宣行的土葬与民间盛行的火化,时常产生冲突,官方的屡次示禁,既体现了以维护儒家伦理道德一方的不满,也深刻说明了火化习俗的长久顽固性。本文分析了火化之风盛行的原因及地区差异,指出咸丰朝前後,江南的义(土冢)的存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个主要变化是,公共卫生意识也被纳入了官绅提倡土葬的理论中;另一人重要变化,则是同治以后,由于咸豊太平之乱造成了城乡无主荒山、荒地的大量存在,给官方提倡土葬,在每乡每圩建充义(土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也为消弭火化之风创造了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