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 >肉桂醛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的实验研究

肉桂醛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肉桂醛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反应情况,进一步评价肉桂醛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参照NCCLS M27-A方案中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肉桂醛和氟康唑对原始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2)采用多步诱导法,观察在含梯度浓度(1~50 MIC)肉桂醛培养基上连续转种的白念珠菌MIC的变化情况,以氟康唑作为阳性对照,同时设空白对照和溶媒对照;(3)将敏感性下降的诱导株在无药培养基上连续转种10次后,检测其MIC值;(4)测定肉桂醛对氟康唑敏感性下降诱导株的MIC值. 结果:(1)肉桂醛和氟康唑对原始白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0.014 μg/mL和2.0 μg/mL;肉桂醛对原始白念珠菌的MFC值为0.056 μg/mL,氟康唑在本实验的最高浓度(64 μg/mL),未发现有杀菌作用.(2)在多步诱导培养过程中,肉桂醛组的MIC值始终保持不变,未诱导出对肉桂醛耐药的白念珠菌菌株,菌株转种至含10 MIC肉桂醛的培养基时,即停止生长,而在含50 MIC氟康唑的培养基上菌株仍能生长.氟康唑诱导组菌株在培养过程中,MIC值逐渐升高,转种至50 MIC时,其MIC(命名为FR株)是其亲株的12倍.(3)FR在无药培养基上连续转种10次后得到FR',氟康唑在FR'的MIC为20.16 μg/m,与FR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4)肉桂醛对FR的MIC值为0.014 μg/mL,与其相应的原始菌株相同. 结论:肉桂醛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对氟康唑敏感性下降的诱导株仍敏感.肉桂醛是一种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抗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天然药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