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 >明代佛郎机与鸟铳的制造技术初步研究

明代佛郎机与鸟铳的制造技术初步研究

摘要

中国古代火炮是在火药技术成熟、历代战争的需求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述,概括佛郎机、鸟铳制造技术中出现的相关西方知识,佛郎机最为突出的是其结构设计,即运用子母铳的结构;鸟铳最为突出的是其发射装置,即火绳扳机;制造上,佛郎机和鸟铳的制造主要以中国原有的工艺为基础,佛郎机与鸟铳的制造工艺,多运用中国传统技术。佛郎机和鸟铳的优势在于炮身及炮弹的设计,在制造技术上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困难。中国自战国时代发明生铁后,就逐渐掌握了炼制熟铁、可锻铸铁和灌钢等技术,直至17世纪,中国与世界的铸造技术差距不大。明中叶以后,中国传统钢铁技术缓慢发展,在产业革命前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钢铁业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和西欧一些国家相比并不逊色,表明钢铁技术不低于世界水平。在锻造鸟铳等火器过程中,几乎全部运用中国传统的冶炼钢铁制造技术,例如,在选材与燃料的环节内容,炼铁生产中配用石灰石作为熔剂,至迟于西汉就已经运用,制造鸟铳上的发机时已经知道要避免淬火的技术,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冶铁技术。另外,明代还采用了复合材料来制造佛郎机。出土佛郎机实物表明,当时制造的很多佛郎机炮的材质是铜体铁心。炮管的材质也略有不同,并非纯为铜或纯为铁质。目前研究认为,使用铁心铜体材料既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了火炮使用的寿命,但由于这种材料对火炮本身性能的实际影响尚未测定,此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无论如何,明代工匠根据实际情况,在佛郎机炮制造的材质和工艺的合理选择等问题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反映出中国在吸收仿制西方火器的结构设计的同时,还创新地运用中国传统的冶炼与铸造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