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中医“脾阴虚”的认识

摘要

人体五脏,皆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通过介绍脾阴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探究了脾阴虚的病因,针对其临床表现,《内经》中早已明确提出其治疗原则。《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确定补脾当以甘味为主,而甘又分为甘温、甘平、甘凉、甘寒、甘淡等。又因脾恶湿,故滋脾阴不能与滋他脏之阴同法。唐荣川在《阴阳水火气血论》中说:“李东恒治病以气为主,故专主脾胃,然用药偏于刚燥。不知脾不制水固宜燥,脾不升津则宜滋”。其具体治疗方法归纳如下:甘淡实脾法,甘寒滋阴法,酸甘敛阴,芳香甘平,指出人体五脏,皆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依此,脾亦有脾阴脾阳。人体每一脏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一旦出现阴阳偏颇就会发生病变。然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对脾虚证的论述较少,即或论述,亦不详尽,有的把脾、胃阴虚合为一证,有的以胃阴虚证代替脾阴虚证,存在医家不重视、缺乏系统论述。因此,在理论研究方面和临床辨证论治方面,重视脾阴虚,正确认识脾阴虚,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