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研讨会 >基于GIS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时空变化及特征研究

基于GIS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时空变化及特征研究

摘要

农牧交错带是连接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食物生产系统的界面,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城是历代草原游牧和定居农耕的分界.运用GIS空间插值分析和叠置分析功能,实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GIS可视化表达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根据长城位置的变化,结合历史资料初步分析了2600多年间农牧交错带位置发生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1)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呈现出从东北至西南的带状分布格局,且带宽沿这一方向逐渐减小,总面积约为43万km2.(2)自战国以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出现南移和北移的现象.在战国至汉朝期间,农牧交错带一度北移;但在汉至明的1000多年时间里,农牧交错带整体南移.从清朝至今,又呈现出北移的趋势.(3)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气候是农牧交错带位置发生改变的诱因;人类活动直接引起农牧交错带位置的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