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办座“癌症大学”

摘要

@@上海今日的癌症呈高发、群发、猛发状态,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是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癌症,是一部厚重而饱含科学和哲理的生命教课书;它从多个侧面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技能,考量人生的理性与道德。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未能对癌症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果关系做出合理的诠释。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一个崭新的癌症理论,和一套能够允许新思维、新理论产生和发展的组织管理形态”,这是办“癌症大学”的核心理由。今日的科学已非牛顿(万有引力)瓦特(蒸气机)和爱迪生(电灯)“个体户”时代,任何重大和具有实质意义的创造发明都必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热核、微电”即为例证。以彻底解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科学和科学家提供了最广阔的思维和实践空间。如果说,目前中国的科学进展还不太令人满意,根子可能就在于科学家和科学管理者对这种优越的社会制度认识不足,利用更少。这是个哲学根基问题,也是当今中国科学的症结和难点所在。癌症(和生命),是人类科发展学史上最高、最难、也许是最后的课题,用既有的思考恐难有所作为。这就是“癌症大学”的中心议题。癌症发生在“宏观世界”、根植于“微观世界”,要探索癌症在这二个世界中设下的座座“迷宫”、解读它投下的种种“猜想”,必须以基础学科为先导,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用“大科研方法”才可能有所突破。这就非一座“癌症大学”莫能。上海,应该、且能够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在防病控癌方面做出与其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