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中国民俗钱币研讨会 >中国宋金时期民俗钱币神怪题材考略

中国宋金时期民俗钱币神怪题材考略

摘要

神怪题材作为民俗钱币中一个重要而又特别的种类既和民风民俗有直接关系,又和宗教信仰有着暧昧关系。探讨两宋时期民俗钱币中神怪题材,不可避免讨论南北不同政权与民族之问的差异,而其与不同宗教派系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两宋民俗钱币神怪题材前后并不一致,但是前后之间有承袭关系。金一方面继承了辽的传统,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北宋的传统,在进入元之前有一定的汉化倾向。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原来的北宋区域被金占领之后其地生活习惯并未有多少大的变化,所以就人物形象上而言更多的是沿袭北宋的人物形象和服饰造型。南宋则使从江浙一代从一个地域文化的地位升级为(地域)中心文化区域,明显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因素。其实,影响宋金神怪题材最大的因素是宗教因素,佛教题材在此类中的数量明显少于道教题材,道教符箓派和内丹派的区别和符箓派道教对于民俗的影响促使宋金神怪题材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和教派的地域化差异有着密切关系。神怪题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祈福纳祥,一类是降妖除魔。其形象都来源于宗教经典和民俗神话两方面的结合或某一方面的夸张变化,现实人物形象对神仙鬼怪的塑造提供了依据,符咒和文字则是形象的另一个参照系统,两者的结合既提供给我们艺术审美的问题,也展现了宗教仪式的概括化形象。rn 通过神怪题材民俗钱币的分析,为我们确定时间和地点系统化的体系提供了另一序列的参照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