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9全国湿地规划生态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水质的评价研究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水质的评价研究

摘要

退化湿地水资源恢复方案的开发应遵循水量与水质的双重符合性。rn 简要介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农田地表径流是该方案的补水水源。分别于2002年7月7日和9月18日以及2007年9月10日三次采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浓鸭截洪总干(补水水源点)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洪河保护区核心区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核心区水域不存在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2)水质与水位和水流关系密切;(3)水质与湿地植被所处的生长季节有关:(4)水体中COD和BOD5值分别在37.73-63.08mg/L和15.2.28.70mg/L,不属于外源人为污染引起,应是沼泽水体的背景值的真实反映;(6)沼泽水体的TN和TP较高,可能与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内在规律有关,不是农田地表径流污染进入引起的。浓鸭截洪总干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1)水质表征出明显的农田径流特性;(2)水质总体上较好,这可能与浓鸭截洪总干对农田地表径流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有关。通过比较分析洪河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和浓鸭截洪总干水质表明:补水水源水质整体上好于该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基于保护区核心区水质特征来确定补水水源水质在工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rn 基于当前的监测数据,初步认为现有补水水质符合洪河保护区水质要求。建议今后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浓鸭截洪总干开展有关农药残留动态实验,并结合水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为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药的安全使用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结论认为在三江平原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蓄积农田地表径流,并采用湿地生态氧化塘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可以作为退化湿地的补水水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