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国际儒学论坛·2009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儒学:以礼为例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儒学:以礼为例

摘要

本文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儒家在制度建设方面倚重于“礼”而不是“法”的文化心理基础,从而说明为什么儒学能在中国文化中能长盛不衰,以及为什么“自由”等概念未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文章认为,这一切均与关系本位或关系主义的中国文化模式或心理结构有关。如果“法”代表一个社会的“硬制度”,具有强制性和不顾人情的特点;“礼”就代表一个社会的“软制度”,具有照顾人情和可随处境不断调整的特点。从中国文化的模式来看,“礼”这种顾及人情的软制度,比“法”更适合于中国国情,这才是儒家能够战胜法家的根本原因。文章最后认为,文化的惯性也决定了在未来的中国,礼治仍将是中国现代性的应有之义,这为我们理解儒学的现代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