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对比2008年MW7.9汶川地震和2001年MW7.8昆仑山地震的摩擦过程:揭示余震触发机制

对比2008年MW7.9汶川地震和2001年MW7.8昆仑山地震的摩擦过程:揭示余震触发机制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中位于103.4E,31.0N,震源深度为14km,并且产生了一条300km长的破裂,该破裂沿着北东走滑、西部倾斜的龙门山逆冲断层带向前扩展.而2001年昆仑山地震破裂长度达500km,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地震显现的破裂是沿着昆仑山断层成左倾走滑.同为大震,汶川地震和昆仑山地震在众多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着重探讨这两个大地震之间差别的根源所在.根据Savage和Wood的理论,对于2008年坟川地震,动态摩擦运动在断层面上经历了一个应力上调的过程,相反对于2001年昆仑山地震,在断层面上的动态摩擦运动经历了应力下调过程或破裂锁定过程。我们推测是这两者的触发机制的不同,造成了如此大的差别。昆仑山地震序列余震的触发是动态触发,是由高频地震辐射波的通过造成的,而这些高频辐射波产生的高应力激活了周围断层。而汉川地震有别于昆仑山地震,遵守静态触发机制,发生了应力转换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