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的Si、O、S和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的Si、O、S和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摘要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呈北西向横亘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南北两侧分别是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其形成与其南侧拉萨地块和北侧羌塘-三江地块之间的怒江洋盆在侏罗纪-白垩纪的碰撞闭合有关,是由多个洋盆俯冲形成。多不杂矿区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北侧,羌塘地块的南缘,是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富金斑岩铜矿床,是与浅成斑岩体侵入有关的高温岩浆热液型矿床。以多不杂为中心,在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lOkm的范围内,分布有多不杂、波龙、拿顿、拿若、色那、铁格龙和尕尔勤等7个矿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