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内蒙古中西部金(钼)矿床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内蒙古中西部金(钼)矿床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摘要

@@由于金、钼的物理、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在成矿流体的运移、分异过程中,促使金、钼在不同部位聚集,所以一直以来认为金、钼不能共生,即使产出位置相同,也认为是不同期次矿化叠加造成的,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金-钼共、伴生矿床的发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认识。目前我国金-钼矿床主要产于华北扳块南缘小秦岭一带,如河南罗山金矿深部发现了共生钼矿床(郭文秀等,2008),河南大湖及泉家峪金矿深部含金石英脉中发现了钼矿化(李厚民等,2007:李诺等,2008)。河南嵩县瑶沟金矿东边扒寺沟发现了金-钼共生矿床,雷门沟钼矿床附近发现金-钼共生矿体,陕西洛南金矿发现伴生钼矿等。在华北板块北缘内蒙古中西部这类矿床发现较少,目前报道的仅有3处:西部的流沙山钼(金)矿床中部的哈达门沟与柳坝淘金(钼)矿床,本文对这两处金钼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简要介绍,目的是启发认识,为在华北扳块北缘寻找类似矿床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