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 >《海南岛石碌铁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调研评述

《海南岛石碌铁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调研评述

摘要

@@《海南岛石碌铁矿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是一本有关Fe-Co-Cu矿成因、形成、演化的学术及实践总结,认为矿床发育于一呈E-W轴向的复向斜之中,组成地层为中-新元古代石碌群。该群分为7个组,第1、3、4、5、7层组主要为片岩(石英、绢云母片岩类),变质级别为绿片岩相,原岩主要为砂、泥质岩,波痕、斜层理等浅海沉积特征明显。第2、6层组由碳酸盐岩、不纯碳酸盐岩组成,白云岩为主,并且夹杂有片岩层。铁矿层主要发育于第6层组,少量存在于第7层组,围岩主要为二透岩(透闪石、透辉石)、白云岩以及片岩化的砂、泥质岩。铁矿层和其围岩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分布,展幅,厚度比大,与石碌群各层组同步褶皱。矿层主要成矿金属为Fe、Co、Cu,此外还包括S、Zn、Pb、Ag、Au、Ni等。第6层组中的Fe矿层主要分布于Cu-Co矿层的上部,以赤铁矿为主,磁铁矿次之;Cu-Co矿主要赋存于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中。矿层的围岩二透岩,主要由透辉石(20-60%)、透闪石(20-60%)、石榴子石(20%)、正长石(5%)、少量石英、屑石等矿物组成,变质级别可达角闪岩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