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清代以来云南小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泥石流的历史成因分析

清代以来云南小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泥石流的历史成因分析

摘要

云南东川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泥石流最多发的地区,有"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之称.境内的小江流域更是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小江是金沙江南岸的一条支流,全长138.2公里,发源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清水湖,流经寻甸、东川,最后注入金沙江.以往对东川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的研究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从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等人手进行分析。本文试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对清代以来小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作一些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小江流域频繁的泥石流灾害有地质、气候、土壤和地震等自然原因,更有过度的矿业开发以及由过度的矿业开发所带来的畸形的人口膨胀、土地利用、城镇发展等人文方面的原因,归根到底是脆弱自然生态环境之下过度的矿业开发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