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0年全国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研讨会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与介入溶栓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与介入溶栓治疗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的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对影响其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31例ALI患者按阻塞部位分组后,分析ALI发病时间和阻塞性质对介入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髂股动脉组和胭动脉组介入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分别为88.24%(15/17)和71.43%(10/14)。血栓性和栓子性ALI有效率分别为93.33%(14/15)和68.75%(11/16)。髂股动脉组:溶栓后72h血管造影复查,6例血管开通或部分开通(≥50%),占35.29%(6/17)。10例需辅助行PTA和(或)支架植入帮助血管开通。1例需外科手术切开取栓。1例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胭动脉组:溶栓后72h血管造影复查,10例胭动脉及至少膝下1支血管开通,占71.43%(10/14)。3例需外科手术切开取栓或截肢。1例并发肌病肾病综合症死亡。结论:ALI发病时间和阻塞性质不影响介入溶栓治疗的血管开通,血栓性阻塞较栓子性阻塞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阻塞的部位预示了介入治疗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